樂都檢察:維護公益 守護民生
- 更換背景顏色:
-
-
-
-
-
-
-
2024年,樂都區人民檢察院堅定履行“公共利益代表”職責,聚焦檢察公益訴訟“4+11+N”領域公益保護,以“檢察護企”“檢護民生”“黃河保護公益訴訟檢察基層行”等專項活動為抓手,高質效辦好每一起案件,在維護公共利益、守護民生福祉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聚焦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筑牢綠色發展防線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樂都區檢察院牢牢把握“三個最大”省情定位,通過檢察建議、磋商、公開聽證等方式,督促行政機關清理生活垃圾等各類固體廢棄物116噸,無害化處置動物尸體86具;督促行政主管部門對轄區農資經營門店進行執法檢查,開展整治督查21余次,在全區20個鄉鎮(街道)建立包裝廢棄物回收網點35個,發放農資包裝廢棄物和廢舊農膜倡議書2000余份,回收廢舊農膜和農藥包裝廢棄物94.59噸;針對規模化養殖場未經審批擅自抽取地下水等問題立案2件,督促涉案企業及時辦理取水手續。
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切實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藥品安全事關民生民利、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樂都區檢察院針對漁業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中發現的生產經營者未建立農產品生產記錄等問題,督促行政主管部門對轄區內10家魚塘漁業農產品情況進行檢查,指導養殖魚塘和休閑垂釣園規范漁業養殖生產和休閑垂釣行為,督促建立和保存農產品生產記錄,發放漁業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資料60余份,鼓勵養殖魚塘和休閑垂釣園積極發展健康養殖,確保從源頭上消除水產品的質量安全隱患。扎實開展食品藥品安全檢察公益訴訟“冬季行動”,組織召開工作座談會,推動食品藥品領域行政執法與檢察監督的有效銜接。
緊盯安全生產風險隱患,探尋風險防控新思路
積極貫徹落實法律規定和上級院關于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部署要求,深入落實“八號檢察建議”“十一號檢察建議”,深刻領悟預防性司法理念,緊盯“飛線充電”、電梯安全隱患等問題,督促對轄區居民小區進行排查檢查,對電動自行車入戶等情形進行勸阻整改;督促整治醫療機構等重點場所消防安全、人行道塌陷等安全隱患54處,有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針對轄區違規貯存成品油的問題,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當事人支付第三方治理費用1.2萬元。通過檢察監督不斷織密安全生產“防護網”。
聚焦“特殊群體”權益保障,傾力守護民生福祉
落實“檢護民生”專項行動要求,持續深化無障礙環境建設領域公益保護,針對在盲道上施劃“非機動車停車區”、轄區道路缺少無障礙設施或者無障礙設施設置不規范的問題,制發公益訴訟檢察建議1份、社會治理檢察建議2份,督促整改違法施劃的停車區22處,維修老城區道路無障礙設施39處,切實保障視障人群出行安全。深化國防軍事利益維護,辦理涉軍公益訴訟3件,通過召開座談會、聯合調查核實等,督促維護國防軍事設施安全,同時為了凝聚軍地檢察合力,筑牢國防安全屏障,共同會簽《關于建立軍地檢察協作機制協議》。
打好數字檢察工作“組合拳”,助推實現精準監督
持續貫徹“業務主導、數據整合、技術支撐、重在應用”數字檢察工作要求,通過自建模型與上架模型應用的雙輪驅動模式,切實將數字檢察的最大變量轉化為維護公益的最大增量。構建“家庭賓館無證經營”檢察監督模型,督促三家主管機關聯合開展工作,查處無證經營等違法行為12起,督促7家家庭賓館辦理衛生許可證,推動家庭賓館行業規范經營;積極應用最高檢法律監督模型平臺上架的“單用途預付卡規范治理”“督促整治游泳場所安全隱患”兩個律監督模型,制發檢察建議3份,助推主管單位加強對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備案和資金存管、游泳場所安全的監管,有效維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任重道遠,行則將至。樂都區人民檢察院將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為目標,深刻把握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主動服務區域綜合治理,找準公益訴訟檢察履職切入點,切實把公益訴訟制度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切實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切實做到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劉漢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