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檢察:2024年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綜述
- 更換背景顏色:
-
-
-
-
-
-
-
2024年,互助縣人民檢察院堅持“預防就是保護,懲治也是挽救”的理念,運用司法辦案、法治教育、完善機制、協同共治等各項舉措,傾力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大力開展侵害未成年人專項治理。以“零容忍”態度從嚴懲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實行涉未成年人案件全部提前介入,依托未成年人“一站式辦案中心”辦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14件,提前介入率100%,對涉案未成年人秉持“懲治也是挽救”理念,相對不起訴14人,附條件不起訴13人。聯合網信辦、教育、公安等九部門簽訂《關于落實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的實施意見》,發布強制報告舉報熱線,促進密切接觸未成年人重點行業報告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線索,2024年收到強制報告線索3條,均進行了跟蹤調查。
以務實舉措助推特殊預防真落實。貫徹“雙向保護”原則,因案制宜矯治罪錯未成年人,關注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推動打通監護責任最后一公里。積極打造訓誡室、心理舒緩室、心理沙盤、VR虛擬體驗室等功能性用房,聘請專業心理疏導師開展心理干預9件89人次,幫教9件43人次,對10名罪錯未成年人開展教育矯治工作,5名未成年人返回校園繼續學業,5人實現就業。設立家庭教育指導室,引導家長依法科學“帶娃”,向監護不力的13名監護人送達督促監護令,告誡、教育、督促未成年人監護人履行監督職責,由專業心理老師結合未成年人性格特點指導監護人科學履行監護職責,開展親職教育10件37人次。強化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會調查工作,開展社會調查10件15人次,幫助未成年人開啟良性轉變。
用精細化服務保障特殊群體權益。秉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則”,圍繞特殊未成年被害人保護,聯合專業心理咨詢師為因案造成嚴重心理創傷的2名未成年人開展專業心理疏導救助工作,通過救助,2名未成年人情緒逐漸好轉,能夠很好的融入校園生活。對因案致貧的1名未成年人開展司法救助工作,發放救助金3萬元。2024年我院被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婦女聯合會授予“全省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榮譽稱號,1名未檢檢察官獲市婦聯“生命關愛公益項目優秀志愿者”縣婦聯“巾幗建功崗位能手”榮譽稱號。
監督重點興業及時整治亂象。切實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助力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針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暴露的深層次社會治理問題,深挖細查公益訴訟線索,辦理綜合履職案件7件。針對旅館業、娛樂業等重點場所違規接待未成年人、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未成年人違規駕駛電動車等亂象問題,聯合縣公安局、文體旅游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煙草局等部門對50余所娛樂場所開展聯合執法檢查10余次,發現安全管理隱患4個,督促整頓4家。針對控輟保學、校園安全、未成年人無證駕駛機動車等問題制發檢察建議7份,均已整改回復。
不斷提升法治宣傳教育實效。做實“預防就是保護”,涵蓋歌曲、書籍、視頻、案例、課件的多元普法資源。2024年,“蓓蕾”工作室法治宣講團常態化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百場次,發放宣傳冊、文創產品等2萬余份,實現縣域內學校法治宣講全覆蓋。同時創新制作預防校園欺凌法治情景劇、幼兒學會自我保護兒歌。舉辦“檢教同行、共護成長”檢察開放日、法治運動會,法治夏令營、第一屆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活動。依托海東市檢察機關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未成年人一站式辦案中心,秉持“參觀、互動、體驗”的理念,融合互聯網科技,接待參觀人員60余場次,2萬余人參觀學習。通過打造“蓓蕾”未檢品牌,發布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宣傳視頻46部,檢察信息30余篇,通過“未檢+預防校園欺凌”“未檢+社會綜合治理”工作模式,嚴格落實未成年人特殊保護制度,從源頭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2025年,互助縣人民檢察院將持續深化綜合履職、加強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著力推進未成年人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繼續延伸工作觸角、拓展工作思路,加大協同配合、堅持用心、用情、用愛做好未檢工作,攜手構建未成年人保護大格局,踐行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基本價值追求。(李生琴)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