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風:推進黨內法治是從嚴治黨的根本要求
- 更換背景顏色:
-
-
-
-
-
-
-
自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依法治國方略以來,我國繼續推進法治建設,并將法治理念推至黨建。12月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內法規制度建設,主張將依法治國與制度治黨、依規治黨統籌推進、一體建設。推進黨內法規體系建設是進步的、科學的執政方略,是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支撐。
推進黨內法規體系建設是進步的執政方略。推進黨內法規、依法執政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較之于落后社會的“人治”,當前我黨的“法治”更能適應社會,是進步的執政方略。奴隸社會的“王治”、封建社會的“帝治”都是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人治”治理理念,是一種隨意、無統一標準、專制而無民主可言的治理模式。正因如此,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才被歷史洪流推翻至亡,代之以當前共產黨統治下的“法治”社會。依法執政模式下,各規定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有統一、標準的法律基礎,是一種統一、公平、民主的治理模式。將“法治”理念推進黨建,是符合歷史長流、人民利益的進步決策,是我黨實現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
推進黨內法規體系建設是科學的執政方略。補齊我黨黨建方面的法規制度短板、力爭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是科學的執政策略。建設黨內統一的法規制度體系將使執政更科學有效,反應了黨科學、理性的執政方式和領導方式。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建工作,這是對黨內“公款送禮”、“舌尖上的浪費”、“買官賣官”等不正之風的持久回應,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是應對黨內歪風邪風的科學決策,只有實行統一的法規制度,才能規范黨員行為作風,才能提升執政水平。執政者執政方式科學了,執政效果才有保證,國家治理才有可能,也才能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推進黨內法規體系建設是進步的、科學的執政方略。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需要堅持正確的方向,以黨章為根本依據,體現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健全相關配套法規制度,以改革創新精神和持之以恒精神加快形成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備、運行有效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