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義工日”實現服務群眾“無盲區”
- 更換背景顏色:
-
-
-
-
-
-
-
7月19日,星期六。廣安區濃洄街道辦事處柑子園社區廣門路42號4單元501室,臥病在床的空巢老人杜文銀家來了一群“不速之客”,這些人不僅給她送來了200元慰問金和一袋大米,還幫助她家打掃衛生,陪她聊天,現場氣氛溫馨而熱烈。“看到你們,我的病好了一半。你們這些稅務干部真是活雷鋒,前幾天才來看過我,今天又來了,讓我咋個感謝你們喲!”“老人家,不用謝,這是我們應該做的。”(7月27日廣安在線)
7月以來,廣安區委組織部和區紀委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千名黨員進社區、共建和諧文明城”黨員志愿服務主題實踐活動,組織近千名黨員義工,深入社區開展關愛空巢老人活動,通過親情陪護、家政服務、心理疏導等服務,讓空巢老人不因子女不在身邊而孤單。
筆者認為,黨員干部要放下架子,丟掉“官氣”,以普通黨員、干部的身份,當好志愿者,當好義工,當好群眾的“服務員”。
為防止黨員干部聯系群眾“走過場”,確保為民服務見實效,四川省委組織部明確規定,廣大黨員都要爭當社區義工,積極參與機關和社區黨組織開展的應急攻堅、便民利民、扶弱濟困、維護安全穩定,以及愛心認購(領)、義賣捐贈、關愛陪護、信訪接待等志愿服務活動,每名機關在職黨員每年累計完成義工服務時間不少于16小時。
由此可見,這樣的活動,既豐富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載體,又為黨員干部們提供了一個貼近百姓生活、切實為民辦事、轉變工作作風的平臺;讓黨員干部在勞動過程中感受群眾疾苦,與民打成一片,真正做到親民、愛民、為民,切實增強聯系服務群眾工作能力。無疑,持續開展此類活動,能夠讓群眾路線教育活動逐步引向深入,真正使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取得實效。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就要站在群眾立場,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對待生活困難老百姓,要用真心、誠心竭盡全力幫助排憂解難;對待上訪群眾,要理解、傾聽、疏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驅散他們心中的疑惑和困擾,暢通民情訴求渠道;對待弱勢、特殊群體,要給予更多的精神慰藉,從精神上鼓勵、支持,幫助樹立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