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進村入戶“走親戚” 走出了“魚水深情”
- 更換背景顏色:
-
-
-
-
-
-
-
2013年以來,安徽省馬鞍山市在全市機關事業單位開展萬名干部進村入戶“走親戚”活動,讓干部深入農村、廠礦、社區與群眾“一對一”結“親戚”,探索新時期群眾工作新途徑。(7月24日新華網安徽頻道)
如今,馬鞍山市黨員干部逢年過節會帶上愛人和子女到“親戚”家走一走、串串門,有的還把“親戚”接到自己家中做客,通過干群結親走出了“魚水深情”。截至目前,全市自覺加入“走親戚”活動的黨員干部已達17600余人,共結親戚16900余戶。
可見,“走親戚”架起了干部群眾間的橋梁。我們黨來自人民,服務于人民,黨同人民群眾血肉相連、親情相依。我們黨的干部應當真心實意地把老百姓當“親戚”,應該多到群眾中“走親戚”,了解群眾,關心他們的疾苦,為他們辦實事。
再親的朋友,再近的親戚,要是長久不聯系也會變得生分。“親戚只有越走動越親熱”,黨群干群關系更是如此。只要你把群眾當“親戚”,老百姓就會把你當“親戚”,事實上,每一個被老百姓記在心里、念念不忘的干部,無不是把老百姓當“親戚”,無不對老百姓充滿深厚真摯的感情。我們黨的干部只有帶著深厚的感情,真正幫助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群眾就會歡迎你、擁護你。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領導干部要知民情、聽民聲,這是為官的一種責任,更是為官的一種境界。黨員干部對群眾面臨的困難,一定要有“坐不住、吃不下、睡不著”的責任意識,要把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每一件“小事”,都當成大事,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滿腔熱情、深入細致地解決好他們的困難,并千方百計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讓他們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