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檢察:護苗成長 守望未來
- 更換背景顏色:
-
-
-
-
-
-
-
2025 年上半年,互助縣人民檢察院 “蓓蕾” 未檢團隊深入貫徹最高檢工作部署,嚴格遵循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 為原則,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和預防犯罪為核心任務,整合刑事、民事、行政及公益訴訟職能,構建未成年人司法保護一體化工作機制,促進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 “六大保護” 協同發力,用心用情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堅持以案件辦理為核心 落實 “嚴管厚愛” 司法理念
從嚴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秉持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零容忍” 態度,做到快速批捕、快速起訴,從嚴指控犯罪,并嚴格審查判決結果,形成有力震懾。上半年,批準逮捕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案件3件4人,審查批捕侵害未成年人案件3件4人,涉及猥褻兒童罪、強奸罪、盜竊罪等罪名;受理審查起訴案件6件7人,審查起訴5件6人,其中侵害未成年人案件4件5人(涉及交通肇事罪、盜竊罪、危險駕駛罪等),涉案未成年人2件2人(危險駕駛罪),對1名主觀惡性不大、犯罪情節較輕的未成年人作出附條件不起訴,通過個性化幫教方案幫助其回歸社會。充分發揮附條件不起訴特殊預防和矯治功能,設置個性化幫教方案并全程考察監督,幫助被附條件不起訴未成年人順利復學、就業、回歸社會。
嚴格落實未成年人特殊保護制度。與專業心理老師合作,實現對未成年人心理干預全面覆蓋。上半年,開展心理輔導12件12人36次,開展親職教育8件8人9次,個性化家庭教育指導10人次,向2名未成年人監護人發出督促監護令,督促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為2名涉案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充分發揮未成年人 “一站式” 辦案中心作用,實現 “雙向保護”。
創新履職模式 推動 “融合履職” 與社會綜合治理
深化“未檢 + 法治進校園”工作。聚焦社會熱點,向全縣中小學、高中院校、幼兒園開展以“預防校園欺凌、預防性侵害”為主題的法治進校園系列活動。通過情景劇、法治講座等形式,結合具體案例解讀校園欺凌可能涉嫌故意傷害、搶劫等犯罪的行為方式及法律后果,系統闡釋刑事責任年齡劃分標準、違法犯罪成本等法律知識。上半年,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19次,受眾人數達5000人次,其中開展情景劇10次,發放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宣傳手冊7000余份;開展“青春心向黨 法治護成長”知識競賽活動及“攜手關愛 共護未來”青少年法治論辯賽活動,讓學生通過法律案例學習知識,用思辨的火花點燃青少年的活力的熱情,感受法律的威嚴,樹立法治信仰。全院12名法治副校長走進中小學開展法治宣講25余次,受眾達13287人次,接待學生、老師及社會團體參觀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人數約2000人。
推進“未檢 + 社會綜合治理”工作。聯合縣公安局、縣教育局、縣應急管理局召開聯席會議,對全縣8個鄉鎮24所中小學及幼兒園開展全面安全檢查,重點排查消防設施、食品安全、校舍安全等關鍵環節。聯合縣委宣傳部、縣煙草專賣局、縣公安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教育局開展校園周邊環境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檢查校園周邊100米范圍內的商鋪,嚴厲打擊向未成年人銷售煙草制品、不良文玩及“煙卡”等違法行為,對存在問題的商戶下達整改通知書。針對涉案未成年人“隱性輟學”問題和教職員工在職查詢未落實到位的問題,與教育行政部門建立信息通報機制,督促其全面摸排建立臺賬,依法履行控輟保學主體責任,嚴格落實“一號檢察建議”;持續鞏固娛樂場所監管監督成效,開展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整改落實情況“回頭看”,推動職能部門對酒吧、KTV、校園周邊商鋪等場所開展聯合執法2次。
探索“未檢 + 檢察大數據”工作。響應最高人民檢察院和省市檢察院數字檢察工作部署,將數字檢察作為工作重點,著力構建校園安全未檢公益訴訟檢察監督模型和未成年人強制報告大數據監督模型。依托大數據法律監督平臺未成年人保護上架模型發現問題線索1條,經核實后成案1件;通過未成年人強制報告監督模型開展法律監督工作,向互助縣公安局發出磋商函,推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數字化進程。
堅持 “保護延伸” 賦能未檢工作高質量發展
打造特色未檢品牌。打造“文化未檢”,點亮“引航燈塔”。傾心打造“蓓蕾”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特色品牌,提煉經驗做法,創新理論實踐,以高標準品牌建設帶動未檢工作高質量發展。升級未成年人一站式辦案中心,依托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整合未成年人檢察辦案、法治宣傳、社會支持三大功能于一體,為開展“捕、訴、監、防、教”和 “一站式” 辦案、綜合救助提供專門陣地支持。
開展多元化互動活動。以 “檢察開放日”、支部融合共建等形式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教師、學生及家長代表走進檢察院,推進未成年人及特殊群體 “零距離” 接觸未成年檢察工作。聯合學校舉辦各項活動,讓學生通過法律案例學習知識,感受法律的威嚴,樹立法治信仰。
未來,互助縣人民檢察院將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持續優化工作方式,提升辦案質效,切實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推動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為未成年人營造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東措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