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檢察:發揮公益訴訟效能 助力鄉村振興
- 更換背景顏色:
-
-
-
-
-
-
-
近日,為深入落實最高檢和省檢察院“檢護民生”專項行動,海東市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在服務“三農”工作、促進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以保護耕地、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護生態環境為切入點,積極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責,為鄉村振興貢獻檢察力量。
公益訴訟聚焦耕地保護,筑牢糧食安全底線
海東檢察機關始終堅持以“修復生態、保護公益”為出發點,積極推進耕地保護工作。近年來,針對非法占用農用地、未繳納耕地占用稅等情形,海東檢察機關立案辦理了30余件公益訴訟案件,通過法律監督職責切實加強土地管理和耕地保護。
其中,互助縣檢察院成功辦理了一起非法占用農用地案件,督促三名被告恢復農用地16.2畝,并種植農作物,有效修復了生態。此外,樂都區檢察院通過技術建模排查出非法占用農用地且未按規定繳納耕地占用稅的企業47家,向相關行政機關發出檢察建議,督促補征非法占用農用地耕地占用稅190余萬元。
公益訴訟聚焦農產品質量安全,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食品安全是人民群眾最關心的民生問題之一。海東市檢察機關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公益訴訟檢察專項監督活動,共受理并立案49件農產品質量安全公益訴訟案件,發出檢察建議49份。
在專項監督活動中,檢察官深入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走訪調查,對證照辦理、生產記錄、農業投入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等方面進行全面檢查。針對發現的問題,檢察機關依法向主管部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其履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通過整改整治,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日常監管工作得到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和動物防疫風險得到有效整治。海東市檢察機關的專項監督活動不僅有效督促了農業主管部門嚴格執法、壓實責任,還引導了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依法生產經營,從源頭把好食用農產品流入市場的第一道安全關。
公益訴訟聚焦生態保護,筑牢綠色發展屏障
海東市檢察機關將“三個最大”省情定位落實到檢察工作中,辦理了一批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
針對市轄區內存在的隨意棄置死亡畜禽問題,海東檢察機關在全市開展了公益訴訟檢察專項監督活動,共摸排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線索37件,立案調查37件。通過發出檢察建議、召開磋商會、公開聽證會等方式,督促行政主管部門切實履行監管職責。整改中,行政機關成立專項整治小組,對全市畜禽規模養殖場及定點屠宰場進行全面檢查,無害化處理畜禽2000余頭(只),治理被污染水源地和河道,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外,海東市檢察機關還針對部分企業依法應繳納但未繳納環境保護稅的問題開展法律監督,通過構建數字檢察模型、實地查詢等方式,發現存在漏征環境保護稅的情況。市檢察院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召開案件磋商會,聯合制發工作機制文件,推動職能部門聯合補征環境保護稅款及滯納金22.78萬元。
海東市檢察機關通過發揮公益訴訟效能,在保護耕地、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鄉村振興貢獻了檢察力量。未來,海東市檢察機關將繼續深化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檢察服務。( 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