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解密案廣藥王老吉當庭提起上訴
- 更換背景顏色:
-
-
-
-
-
-
-
7月29日,加多寶訴廣藥集團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下稱“解密案”)在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法院認為廣藥集團在《楚天都市報》上刊登《解密王老吉之爭英資企業加多寶老板行賄潛逃是根源》一文構成侵權。
廣藥集團當庭表示,涉案文章所述均有堅實的事實基礎,將提起上訴。
陳鴻道行賄外逃 國有資產嚴重流失
載于《楚天都市報》2013年6月8日A07版的《解密王老吉之爭英資企業加多寶老板行賄潛逃是根源》一文指出,鴻道集團(加多寶母公司)法人代表陳鴻道涉嫌行賄,棄保潛逃,導致廣藥集團和加多寶公司關于王老吉商標糾紛無法進行對話,無奈之下,廣藥集團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正式提出仲裁申請。
權威的公開資料表明,陳鴻道自2005年棄保潛逃后至今未歸案。2012年6月25日,廣州市人民檢察院《關于原廣州醫藥集團總經理李益民涉嫌受賄及陳鴻道涉嫌行賄犯罪的情況說明》指出,香港鴻道(集團)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陳鴻道通過行賄將“王老吉”商標許可延長使用至2020年。2004年6月,廣州市人民檢察院對陳鴻道涉嫌行賄犯罪進行調查。2005年10月2日,廣東公安邊防部門將陳鴻道抓捕歸案,當月19日,陳鴻道取保候審,后棄保潛逃,至今仍逍遙法外。
陳鴻道通過行賄延長“王老吉”商標使用期限,導致國有資產嚴重流失。從2000年的400多萬元到2020年的500多萬元,20年來商標使用費變化不大。加多寶集團早在2010年銷售額就達160多億元。按照國際慣例,商標使用費以銷售額的5%收取,而鴻道所付的只占0.03%,低于國際慣例100余倍,被媒體稱為“史上最廉價的商標租賃!”
187年正宗傳承 王老吉獨家秘方已存入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
在大陸,王老吉品牌和秘方一脈相承,并推動中國獨有涼茶品類的誕生和蓬勃發展。
1828年,廣東鶴山人王澤邦在廣州十三行靖遠街開出第一間涼茶鋪,由于王澤邦小名阿吉,因此又被稱為“吉叔涼茶”,后來商號正式定為王老吉。
王澤邦之孫王恒瑞和王恒輝在廣州繼承了祖業和秘方,成為廣州王老吉藥業的前身。廣州王老吉在民國時期,注冊了王老吉商號、商標、王老吉公孫父子圖商標等一系列無形資產。
1956年按照公私合營政策,國家以贖買方式承接了廣州王老吉。并入國資后的廣州王老吉發展迅速,歷代工廠負責人主導技術變革創新。1991年,王老吉進行科技開發,將粉狀與精狀的涼茶從藥品變成了飲料,成功解決了涼茶的包裝,儲存和運輸問題,創造性地開發出中國第一個盒裝和罐裝涼茶飲料,為現代涼茶產業的發展奠下根基。
1995年,羊城藥業(王老吉藥業的前身)與鴻道集團(加多寶母公司)簽約,將紅罐和紅瓶王老吉的生產經營權授予鴻道集團。
1996年廣藥集團成立,王老吉作為下屬企業納入廣藥集團管理,廣藥集團擁有王老吉的商標等合法權益。廣州市公證處從王澤邦家族的譜系傳承、王老吉秘方、工藝、王老吉第四代后人的檔案等各方面進行了公證,10份公證權威證明了大陸王老吉一脈相傳,廣藥集團擁有王老吉涼茶獨家秘方。
2012年,由于租賃合約已到期,廣藥集團依法收回了紅罐和紅瓶王老吉生產經營權,并成立子公司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生產經營。
2014年11月26日,廣藥集團舉行了王老吉秘方封存儀式,將王老吉秘方存入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對其予以封存保護。
加多寶配方存疑 排他性廣告誤導消費者
據了解,繼2013年1月加多寶改名廣告因虛假宣傳被廣州中院訴中禁令禁止后,加多寶將雙方的競爭焦點引至“配方”之上。2013年3月,加多寶公司在其官網刊登王澤邦后人王健儀相關聲明,稱“目前廣藥集團所生產的涼茶并非承襲王氏家族的祖傳秘方”、“廣藥集團擁有王澤邦秘方的說法是不實之說”,直接詆毀王老吉。隨后,王健儀以王澤邦后人的身份為加多寶拍攝廣告,聲稱“將祖傳涼茶秘方獨家傳授給加多寶”,廣告中所涉及的“王澤邦獨家祖傳秘方”、“王澤邦后人獨家授權”等語句,涉嫌貶低和損害王老吉的商譽。
有業內專家指出,加多寶在失去“王老吉”商標之后,就一直在攫取王老吉的商譽為己用。暫不提加多寶是否擁有王老吉的配方,其廣告語在說自己有配方的同時,稱“從未授予其他企業或個人”同時隱喻廣藥沒有配方,這種說法本身就是一種對消費者的誤導。
據了解,1890年前后,王老吉第三代一支王恒裕單獨到香港發展,并于民國三年在香港報紙發表分家聲明,至此香港王老吉和廣州王老吉正式分家,從民國到現在百年來無任何經營往來。而王健儀正是王恒裕的孫女,屬于香港王老吉一支。
而在王健儀為加多寶代言的同時,其與加多寶此前的一些恩怨也不能被忽視。據了解,2010年前后,大陸出現了另一款涼茶飲料王老世家,由于罐體包裝和王老吉相似,加多寶怕其搶占自己的市場,自2010年到2012年4月間,通過工商部門對王老世家進行打壓,二者積怨頗深。而更巧的是王老世家涼茶正是王健儀經營的王老吉集團香港食品公司的涼茶產品。
如果王健儀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將祖傳涼茶配方傳授給加多寶,又何來之后與加多寶的相互打壓呢?而王健儀還有著加多寶名譽董事長、王老吉藥業董事長,香港同興藥業董事長多重身份,而相關資料顯示,香港同興藥業與加多寶母公司鴻道集團有著秘而不宣的聯系。因此,王健儀有關配方代言的真實性也有待考證。
加多寶深陷誠信危機 王老吉品牌維權已10連勝
2012年5月,王老吉商標被判租用到期后,加多寶一直進行悲情營銷,扮演“民企弱勢者”的角色,試圖故意制造國企與民企的對立來騙取消費者同情。
經查證,加多寶是在英屬維京群島注冊的外資企業,是香港鴻道集團全資子公司。利用外資身份在國內獲得了土地、稅收等特殊優惠,卻宣稱其民企弱勢地位,不斷攻擊廣藥集團和公有制經濟。
此外,加多寶還發布了一系列虛假廣告欺騙消費者。
2012年6月,廣藥正式推出紅罐王老吉涼茶。與此同時,加多寶在全國鋪天蓋地地進行“王老吉改名為加多寶”、“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為加多寶”等廣告宣傳,嚴重侵犯了廣藥的合法權益。2013年1月31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下達訴中禁令,裁定加多寶實施了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的行為,要求加多寶立即停止使用上述或與之意思相近似的廣告語。
面對加多寶一系列侵權行為,王老吉始終堅持依法維權,捍衛民族品牌資產。近日,王老吉和加多寶系列糾紛迎來自商標仲裁后第一個終審判決——“七連冠”廣告語案加多寶敗訴。至此,王老吉品牌維權已獲得10連勝。
7月23日,北京高院就此案做出了“駁回加多寶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該判定要求敗訴方加多寶中國將賠付300萬元,并在本次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在www.jdbchina.com及www.jdb.cn的網站首頁持續一個月,在《南方日報》上連續七日刊登聲明以消除影響。
法院認為, “加多寶涼茶”品牌自2012年才開始被獨立投入使用,其品牌歷史尚未有7年。片面的、歧義的宣傳,容易使相關公眾對包括相關商品的品牌歷史在內的商品信息產生誤解,因而構成了虛假宣傳。
而在3月份,央視《經濟半小時》也曝光了該廣告的數據來源——中國行業企業信息發布中心為“三無”機構,涉嫌數據造假。
據了解,王老吉與加多寶系列案件涉及的索賠總額已經接近50億元。如果王老吉訴請全部獲得法院支持,加多寶將面臨毀滅性打擊。而2014年底加多寶拖欠王老吉商標仲裁費被法院強制執行,成為王老吉收到的首筆加多寶賠償款項,可見法院對打擊侵權行為的決心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