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眾當親人是做好群眾工作“制勝法寶”
- 更換背景顏色:
-
-
-
-
-
-
-
7月25日晚8點過,在平武縣報恩寺社區,十幾個孩子在做游戲。“他們是社區里的留守孩子,暑假期間,每天都要來社區。”盡管天色已晚,報恩寺社區居委會主任李海燕還在照看孩子們。(7月27日《四川日報》)
2010年,李海燕當選為報恩寺社區居委會主任。“社區群眾是我們的親人,要讓大家感受到社區的溫暖。”李海燕說。
沒有群眾就沒有黨。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于人民。人民群眾是我們黨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我們黨力量和智慧的源泉。黨和群眾的關系,是魚水、血肉、種子與土地的關系。
因此,黨員干部要樹立先做人后做官、為了做事而做官的理念,常懷感恩之心、敬畏之情,牢記公仆之責,把人民群眾的疾苦冷暖時刻放在心上,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毛澤東同志在延安窯洞時代曾經說過,是什么需要我們共產黨?是小米多了吃不完才要我們來的嗎?不是,我們共產黨來就是要給老百姓做事的。胡錦濤同志曾說過:“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親民為民,對領導干部來說,不是不切實際的高調,也不是來自于什么高深理論的推論,而是領導干部的職業要求、崗位要求。
深入群眾、把群眾當親人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前提,黨員干部提高深入群眾的能力,一方面要加強對黨的方針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加強對書本知識和社會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素養和水平;另一方面要真正放下身段、撲下身子、放下架子,帶著真情實感去融入群眾中,做到“望聞問切”,多從實踐中汲取營養,多從群眾中尋找方法,在同群眾打交道中鍛煉能力。
“求木之長,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必浚其泉源”。 黨員干部只有切實樹立平和、平等理念,真正視群眾為親人,與百姓交朋友,才能真正融入到群眾中去和群眾打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