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檢察:交流學習取真經 數字賦能強監督
- 更換背景顏色:
-
-
-
-
-
-
-
為充分踐行數字檢察戰略,以大數據賦能法律監督提質增效,4月15日,海東市人民檢察院組織召開數字檢察工作交流會。會議由市院檢委會專職委員趙永惠主持,各部門負責人及員額檢察官均參加會議。
對標先進經驗,共享創新成果
海東市檢察院第六檢察部檢察官賈延申同志作為青海數字檢察骨干人才素能提升班的學員代表,向與會人員分享了他參加研修班的學習心得和深刻感悟,重點介紹了北京市檢察機關在數字檢察領域的先進理念和創新實踐,深入闡釋了最高檢推廣的“幌子公司”監管治理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以及“校園內外”綜合治理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前者通過整合工商、稅務、司法等多源數據,精確識別空殼公司虛開發票、洗錢等違法犯罪行為的線索;而后者則通過整合校園周邊的治安、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數據,構建起一個全方位的未成年人保護監督網絡。
推進平臺應用,打通實踐堵點
針對全國檢察機關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管理平臺的應用難點,會議特別安排了交流研討環節,現場展示了平臺操作的完整流程,并重點對“權限優化”“模型適配”“數據激活”三個環節進行了深入講解:首先,通過細化分級授權機制,確保數據調取既合規又高效;其次,從最高檢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管理平臺中篩選出涉及生態環境、民生保障等領域的成熟模型,并結合地域特色,實現模型的本地化適配;最后,在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范圍內,積極獲取常態和開源數據,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對接其他司法機關數據、行政執法數據以及社會公共數據。與會人員圍繞“如何將個案特征轉化為監督規則”“跨部門數據共享的界限”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為突破數據壁壘、提升模型實戰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深化數字賦能,凝聚攻堅合力
會議通報了2025年第一季度全市檢察機關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的建設與應用情況,深入分析當前數字檢察工作所面臨的形勢任務以及存在的短板不足。強調數字檢察作為推動法律監督模式革新的“必由之路”,要求全體檢察干警加強數字思維、轉變辦案理念,在案件辦理過程中積極挖掘數據價值,提升數據獲取、分析和應用的能力。同時,鼓勵各業務條線針對監督難點探索模型創新,通過篩選適配最高檢平臺的成熟模型、依法整合政務及行業常態數據、推動模型本地化改造等措施,實現從個案辦理到類案治理的跨越,全面提升數字檢察實戰效能,為服務市域治理現代化注入更強大的檢察動能。
本次座談交流會以“直面問題、聚焦實戰、共謀突破”為指導,為海東數字檢察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海東市檢察機關將繼續深化數字檢察戰略,進一步轉變工作理念,持續激活數據要素的潛能,以更高水平的法律監督質效服務高質量發展。(逯桂)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