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線斂財”成為違紀違法“新變種”警示啥
- 更換背景顏色:
-
-
-
-
-
-
-
7月21日下午,廣州市紀委常委、監察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梅河清在廉潔廣州建設定期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在廣州紀委查處案件中發現領導干部較多利用特定關系人斂財,呈現腐敗家族化趨勢,官員利用影響力為配偶、子女、親屬謀取私利、進行“曲線斂財”成為違紀違法的常見手段,這是廣州當前腐敗案中呈現出的新特點。(2014年7月22日《南方日報》)
其實,所謂的“曲線斂財”,并非是什么獨創的東西。說到底,其本質就是一種家庭腐敗而已。這種“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現象,體現出腐敗案件中公權力“家族化”,其通過熟人成為一個網狀的情況,利益輸送,相互交織,使一些腐敗案件呈現腐敗家族化的趨勢。
“權力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可以造福群眾,用得不好則會傷害群眾,也會讓自己“傷痕累累”。黨員干部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任何時候都不可把手中的權力作為謀取個人私利、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特殊工具”。鄧小平同志早就告誡過我們:“我們拿到這個權以后,就要謹慎。不要以為有了權就好辦事,有了權就可以為所欲為,那樣就非弄壞事情不可。”
反觀一些利用“曲線斂財”的違紀違法行為,就是沒有正確認識和處理“權”,把權力當做自肥的工具,擅自為其妻子薛玲經營的該品種在方城縣推廣,謀取不正當利益。在如此畸形的權力關系,必然會導致其一步步走向罪惡的深淵。
對于官員濫用職權的行為,應該重拳出擊、嚴厲打擊。因為這種行為不僅僅是干部濫用職權等作風問題,更關系到國家財產和人民利益。如何讓領導干部不被權力所俘虜,一方面,領導干部自身要筑牢思想防線,管好配偶、子女和親屬,認認真真“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另一方面,監督必不可少。紀委、檢察院要堅持預防在先、發現及時、制止有效、查處到位的原則,堅決查處濫用職權的行為,有效保護好國家財產、維護好群眾的利益。
貪官斂財,從來都禍及子孫;廉官清白,多數能蔭澤后代。黨的領導干部要廉潔從政,守住信念防線、道德防線、法紀防線,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清廉本色,做一個組織和群眾信賴的人,做一個同事和朋友敬重的人,做一個親屬子女可以引以為榮的人,做一個回顧人生能夠問心無愧的人。